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暖评丨救人暖闻又上头条,西湖美谈何为层出不穷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张萍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6月06日 15:19:11

更多

改善城市卫生,美化城市景致,提高各阶层的人居环境,在规划设计中凸显人的主体地位,让环境为人服务,这样的城市必然是暖闻的孕育之所,是人性中善良美好因子的栖居之地,是来了不想走、勾留不舍抛的精神家园。

timg.jpg

  来杭州旅游的段先生父母在西湖旁边失足落水后,被6个路过的小伙子救起,浙江杭州本地的一个论坛上出现了一则“寻找6名救命恩人”的帖子,帖子被很多本地人转发,今日的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号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来了全国人民围观。

  称西湖为新闻富矿一点也不夸张,各种发生在西湖的奇异见闻常年占据媒体版面,首要原因当然是因为这里美冠天下的景色引得游人如织。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西湖景区游客接待总量达到惊人的2850.81万人次,要知道,西湖整个景区的面积才49万平方公里,如此高的游人密度,产出新闻的密度自然要比一般地区要高。

  就拿勇救落水者的新闻举例,2011年的时候,乌拉圭美女模特跳湖救人,惊动了母国的媒体;2016年,河南开封的小伙在西湖白沙滩区跳湖救人,一位2岁的小女孩幸免于难;去年,杭州一位65岁阿姨跳湖救人,获颁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称号;就在今年五月,台州小伙章奎德在音乐喷泉附近跳水救人,10秒钟救起落水男孩,神勇利落......

  可要是仔细琢磨,西湖不过是一个普通景区,总以救人暖闻上头条,除了游人密度以外,总还有别的理由。中国之大,江河湖海的景区数不胜数,发生的落水事件的概率也都不小,为什么不如杭州西湖边上的美谈多?并且,这些救人者既有游人也有本地人,他们年龄不同、身份相异,阶层不同、国籍相异,所以救人似乎跟人口素质没有什么正相关。窃以为,这些救人美谈一方面与杭州人仗义热心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环境给人的体面尊严感分不开。

  爱上一个地方的理由有很多,但其中一条一定是让人感到尊严和体面。王小波在一篇《居住环境与尊严》的文章里说,一个人住在某处,对周围的一切既有权利,也有义务;一个地方住了一些体面人,环境也会好起来,“居住的环境就这样和个人尊严联系在一起”。享誉世界的日本设计师也强调一种观点:好的设计能给人以尊严感。环境,不管是人居环境还是自然环境,当它以整洁体面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候,就能够提升作为人的尊严感,这种尊严感是激发人性美好一面的深层动力,反过来人的行为又会为环境增光。

  杭州四时美景不同,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佳话不断,并且,从十五年前免费开放以来,西湖景区在建设和管理模式上创新不断,连厕所如何体现人本思想都费尽心思。这些自然风光、人文景致、制度优势相互叠加,塑造了今天西湖的整体风貌,置身这样的环境除了带来视觉、听觉等身心上的美感享受,也提升了人之为人的尊严感。暖风熏得游人醉,醉眼看花,世间皆是美好,这种效应恰恰是“破窗效应”的反面,一种正面的心理暗示产生的连锁反应。

  如果说,我们可以从这些勇救落水者的案例中找到一些启示的话,那就是通过要提升环境来提升人的精神面貌,首善之地的环境必须是能够给人以尊严感的。改善城市卫生,美化城市景致,提高各阶层的人居环境,在规划设计中凸显人的主体地位,让环境为人服务,这样的城市必然是暖闻的孕育之所,是人性中善良美好因子的栖居之地,是来了不想走、勾留不舍抛的精神家园。

标签: 尊严;救人;游人;人居环境;西湖景区;救命恩人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6/W0201806065195163507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