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时评 | 打击统计造假应常态化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王玉宝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9月18日 22:20:56

更多

这次国家统计局的通报让企业看到遏制造假的决心和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和人大等执法监督机构,还要不断强化执法检查,督促地方政府及时公布对造假案例的惩戒结果,形成有力倒逼,方能有效铲除造假。

下载 (1).jpg

  真实准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然而,个别地方政府却在统计数据上造假。这种荒诞景象,引得国家统计局于9月18日一举对5起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而被问及“以后会不会曝光更多违法案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未来对于统计造假行为的曝光将走入常态化和制度化。

  统计造假,与高质量发展相悖。今天的中国,并不需要靠片面的数据扮靓基本面。在发展思维和理念上,我们进入更加注重全面均衡发展、注重创新驱动、注重经济效益的阶段。但是仍有人不遗余力造假,这是悲哀的。这也说明,在某些地方,数据排名的思维、重量轻质的评价体系依然在运行,决定着官员的升迁。否则,就不能解释这些地方官员为何甘冒风险、“顶风作案”。

  就一地乃至整个国家的宏观决策看,企业产值、经营利润等构成了经济的“健康指数”,是决策的重要依据。这些数据造假,可能误导决策,对一地乃至一国形成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不确定因素,更需要数据供给精确指征,便于宏观调控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地应对。这样的节点,若有官员还敢造假,这就不仅仅是对数据之“功”的贪婪,更有误导经济的鲁莽。

  对企业而言,统计造假背后更有一份“难言之隐”,需要各级政府加以体察。此次通报中,国家统计局反复提到,5个地方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出现“代填代报”“指令报送”“篡改企业统计数据”等违法违规行为,一些地方甚至“以入库奖励等方式诱导企业违规入库”。这景象的背后,恰恰映射了企业在统计造假中的被动地位。国家统计局也再次强调,政府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可见,对于企业的被动造假,有关部门是有所察觉的。但是,如何切实保障企业的独立申报权利,还需要更加扎实的“藩篱”。

  前段时间,笔者就在调研中收到反映,有地方街道和乡镇工作人员,在数据申报中反复召集中小企业开会。或是以各种“学习会”的名义,或是以“企业有税收问题”的名义,变相施压,要求那些在“规上”标准线附近徘徊的企业多报数据。这种行为,这不仅违反《统计法》,也实实在在给中小企业增加了税收负担,与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的降税减负举措相违背。

  治理统计造假,既要破除GDP崇拜、数据崇拜的政绩冲动,更要有惩戒具体造假行为的“杀手锏”。这次国家统计局的通报让企业看到遏制造假的决心和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和人大等执法监督机构,还要不断强化执法检查,督促地方政府及时公布对造假案例的惩戒结果,形成有力倒逼,方能有效铲除造假。

标签: 造假;统计造假;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地方政府;统计工作;曝光;典型案例;政府部门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9/W0201809188023552718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