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锐评丨文物鉴定要随法而舞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谢军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8年10月25日 20:15:58

更多

对于文物鉴定造假行为,司法机关也要高举惩处之斧,从而形成威慑作用。

  我国民间收藏已有几千年历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收藏人群已突破1亿。然而,民间收藏的很多环节却一直存在法律空白,导致民间收藏难以规范,甚至乱象丛生。众多的古玩市场、鉴定机构只有工商营业执照,游离在文物部门监管之外,以致发生纠纷后打官司,找不到相应的法律依据。

  随着民间文物、古玩、艺术品商品化流动迅猛发展,刺激了文物鉴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文物鉴定是运用传统方法或者现代科学技术鉴定文物年代、真伪、优劣、用途、质地及价值等方面的工作,而这种鉴定活动是是一门及其特殊的实践型学问,需要从业人员在实践中长期探索。不同专家对于文物真伪的认识及其在实践中领悟能力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鉴定结果,为文物鉴定结果乱象埋下隐患。层出不穷的造假手段,更为这项工作增加了很多风险。

  一直以来,文物鉴定以对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宽度和深度要求较高而著称。文物鉴定要求从业人员“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从而使这个行业的从业门槛高不可攀,从业人员也凤毛麟角。然而现实却是,我国有偿鉴定服务机构多达数百家。由于我国尚未对文物鉴定准入予以规定,而致使部分并无文物鉴定资质与能力的所谓专家大行其道,在各种文物鉴定活动中穿梭骗钱。除了准入门槛低外,追责机制缺位也是造成鉴定市场混乱的重要因素。文物鉴定靠的是眼力,凭的是良心。不过这种道德上的自我约束却常常在利益面前苍白无力。鉴定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为了追逐利益,心中的天平难免会倾斜,鉴定结论也变得不确定。而文物鉴定统一标准缺位,为文物鉴定造假提供了免责保护伞,更是助长了他们的造假心理。

  高回报是收藏者从事文物收藏的动力所在,而这种浮躁心态为不法分子提供可趁之机,鉴定乱象也更为猖獗。“粮油一分利,百货十分利,珠宝百分利,古玩千分利”是文物交易领域高利润的生动写照。由于多数收藏市民对文物艺术品拍卖交易不了解,无法预判其中所存在的重要风险,以致于被个别不法拍卖平台骗取大笔鉴定服务费用。

  文物造假古已有之,但文物鉴定不能与之共舞,而要随法而舞。在文化教育、政治宣示及市场经济效益等方面,文物鉴定意义非凡。伴随着我国文物市场的快速发展,文物鉴定也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而针对当前文物鉴定市场既繁荣又混乱的现状,相关部门要在文物鉴定准入门槛、标准规范、责任追究登等方面做文章,从而将文物鉴定拉回法治监管的轨道上来。

  提升文物鉴定准入门槛,是从源头上抑制文物鉴定市场乱象的关键。要将资质认证权限向从社会文博机构收回来,像医生、教师及律师等行业那样建立严格的资格考试制度,也要对从业人员限定见习年限。同时,文物鉴定行业监管机制也不可或缺。要为文物保护、流转及鉴定制定相应管理规范,将工商、文物及消防等部门各行其是的治理格局统一起来形成共享共建的治理模式,统一文物鉴定资质颁发部门,加强对文物鉴定资质管理。此外,对于文物鉴定造假也应形成相应追责机制。违法成本低对鉴定机构及从业人员造假如隔靴挠痒,难以让其有心痛的感觉。对于文物鉴定造假行为,司法机关也要高举惩处之斧,从而形成威慑作用。

标签: 文物鉴定;鉴定;文物;民间收藏;造假;工商营业执照;法律空白;法制日报;古玩市场;监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10/W02018102569936779843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