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深评丨二维码收礼金 人情如此直接功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毛建国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4月26日 15:31:19

更多

送出精心挑选的礼品,其实是一种“发送信号”的模式,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而真接送礼金,则把人们的情意货币化,这是市场经济逐渐走向市场社会的表现。

  二维码真是无处不在。4月22日,在北京朝阳区的一个婚礼现场,伴娘居然在脖子上挂支付宝的收钱码收份子钱。伴娘解释,用收钱码是和新人商议过的,并不是为了向宾客要钱,也没有觉得不妥,反而还挺好玩的。对此,不少年轻网友觉得毫无违和感,但一些长辈不认可这种方式。(京华网4月24日)

  时代的发展变化,并不总是宏观叙事,有时从细节变迁上就可以看出。送礼的变迁就是如此,从中能够看到市场观念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是通过送礼体现出来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一开始的送礼,主要指向的是送礼品,礼品本身的价格并不重要。上世纪80年代,在我成长的乡下老家,还是流行送礼品。那时人家办大事,送一块布料或其他物品,就算是一个很不错的表示了。

  随着社会的整体富裕,送礼也变得货币化,礼金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取代了礼品。在许多人看来,礼金代替礼品是一个巨大进步,对于送礼的人来说,不要为买什么礼而劳心了,对于收礼的人来说,也可以用礼金直接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有人看到了进步,有人看到了危机。在很多伦理学家看来,送出精心挑选的礼品,其实是一种“发送信号”的模式,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而真接送礼金,则把人们的情意货币化,这是市场经济逐渐走向市场社会的表现。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克斯·塔巴罗克就表示:“作为经济学家,我认为最好的礼是现金,但是不作为经济学家的我则反对这种观点。”

  而现在,礼金从现金红包变成了二维码转账。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这可能又是一种理性选择。可是从伦理角度上讲,这何尝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功利化的表现?有人可能会说,直接收礼金何尝不是一种功利关系?可礼金外面毕竟还有一层纸,还有一层叫包装的东西。而现在,连包装都不要了,这种转变难道不扎眼吗?

  在许多人的心里,希望社会还能保留一丝人情味,还能有一些传统存在。一些传统看起来会增加一点麻烦,但这种麻烦是社会温情的必要成本。在很多时候,人们看不惯“遮羞布”,其实“遮羞布”的存在,证明人们还有一点追求,还有一点顾忌。如果有一天,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功利化了,连最后的“遮羞布”都不要了,这样的社会就显得过于直接了。这种传统心态,在一些老人身上更加明显。于是我们看到,面对“二维码收礼金”,一些长辈不认可,“比来宾更激动的是新娘的婆婆,当众要求伴娘取下收钱码”;而不少年轻人觉得好玩。

  “二维码收礼金”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困境。从经济学上讲,或是一种进步,从伦理学上讲,却让人不舒服。也许有一天,如同当初收礼金取代收礼品一样,“二维码”终会大行其道,但是,我还是希望这种转变不要来得太容易。不管如何,人际关系直接化、粗暴化、功利化,应该不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的。

标签: 礼金;礼品;送礼;伴娘;遮羞布;功利;情意;经济学家;伦理学;长辈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04/W0201704265213295067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