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妖猫传:凯歌再响,也不是说故事的人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吕苏娟    责任编辑 张萍
2017年12月26日 08:28:33

更多

说故事的人,最终被困在了故事本身。而凯歌再响,也回不去自己的时代了。

 mwUh-fypyuva8960578.jpg

   一个时代真的过去了。

  那个导出一代绝唱《霸王别姬》的陈凯歌,那个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陈凯歌,那个一心想从跌倒的地方再站起来的陈凯歌,带着历时6年打磨而出的《妖猫传》回来了。

  可是电影回来了,那个说故事的人依旧没有回来。

  在观看完电影后,一位观影者不由得叹气到:“这到底想说啥?”一位影评人写道:“他拍了一部电影——一份史上最昂贵的诗词鉴赏作业。”豆瓣评分则从第一天的7.2下滑到了如今的6.9。

  但与这些负面评论相对的是,电影上映4天后,票房达到了2.56亿,秒杀了陈凯歌之前饱受批评的《无极》《荆轲刺秦王》《赵氏孤儿》等一众电影。

  喜爱陈凯歌的人,仿佛从《妖猫传》中看到那个塑造出“不疯魔不成活程蝶衣”的一代名导的回归。精致华丽的极乐盛宴、恣意逍遥的大唐君臣、风云诡谲的帝王权术,无一不在诉说着一个时代如何地逝去、一代名导又是如何地想再站起来。

  一瞬间,电影中的那只黑猫,似乎幻化成了现实中的一缕缕细线,牵引着无数人去读懂陈凯歌的思想、理解陈凯歌的追求,乃至追寻陈凯歌的步伐。可电影最后,黑猫还是死了,追了一路的人们,也在一瞬间茫然了——一位少年为何会为了杨玉环而甘愿幻化成猫,最终走向死亡?

  难道仅仅因为那短短的一句似夸似赞的“白鹤少年”吗?也许,在这个少年的身上,陈凯歌投射了一份他对电影的坚守。用曾经的惊鸿一瞥,来换之后的一生追随。可曾经惊鸿一瞥的到底是什么,陈凯歌却从未说清。

  电影之于陈凯歌,可算是一出生就能把玩的“器物”。一路从学习文学中滋养心灵,从跟随拍摄中习得技术,从名家交流中锻造水平,一出手就是名垂青史的《霸王别姬》。这个“白鹤少年”,浑然天成地不食人间烟火,所以他也根本不会明白要变成“白鹤少年”需要付出多少辛苦,受过多少磨难,熬过多少岁月,才能展翅飞翔。

  所以他才会说出:“她是盛唐的象征。”一个思想开放、胡汉一家的盛唐,一个商贸发达、八方朝拜的盛唐,一个文化繁盛、诗人频出的盛唐,在陈凯歌的眼中,竟都成了杨玉环的陪衬。所以极乐之宴才会成为大唐由盛转衰的“注解”,只因这之后杨玉环就命陨马嵬坡了。

  陈凯歌不明白,其实是盛唐造就了杨玉环,而不是杨玉环点亮了盛唐。

  《霸王别姬》的制片人徐枫曾评价过陈凯歌,认为他没有识别题材的能力,拍《霸王别姬》也是被逼的。而事实证明,自《霸王别姬》后,陈凯歌也真的没有出过佳作。

  但这就能代表陈凯歌不是一名好导演吗?未必。在《妖猫传》中,流畅的叙事、华美的置景、出彩的演员,每一个都出自他之手。这是现在一些导演所忽略的地方,这也是陈凯歌坚信一个好电影应必备的元素。

  在Wharton China Summit闭幕式上,陈凯歌曾说,“电影的‘小说时代’已经过去了,电影展开了‘视觉时代’。”他还说,“拍电影是年轻人的事。”颇有种英雄迟暮、难有作为的遗憾。但可能正是因为英雄迟暮,却又坚信电影进入了“视觉时代”,所以陈凯歌才会如此孤注一掷,势要从“视觉时代”中敲开一个新世界。

  因此,为了一部电影造一座城,就成了陈凯歌痴迷的表征。1997年,为拍摄《荆轲刺秦王》在横店建造了秦王宫;2001年,为拍《赵氏孤儿》在象山打造了“赵氏孤儿城”;现在,又为了拍摄《妖猫传》在湖北襄阳打造的唐城影视基地……

  陈凯歌的匠心值得钦佩,但一部部既无口碑又无票房,艺术性又仅局限在“视觉”上的电影,即便有再多的匠心加持,也不能掩盖一个真相:陈凯歌是一个好的形式主义者,但卻不是一個好的说故事的人。

  有人说,这话为之过早。毕竟《妖猫传》正在上映,票房也颇为喜人。但是否是一个好的说故事的人,从电影中是能明确感受到,甚至直接看出的。

  在《妖猫传》中,一只猫为了杨玉环的死,在30年之后开启了报复之旅,并在报复的路途中,找到了书写杨玉环故事的白居易,结识了想了解大唐无上秘的日本僧人空海,揭开了那一段由盛转衰的历史,最终解开了杨玉环的死亡真相。

  故事很简单、线索很清楚、推进也很顺畅,可为何仍有人不明白电影说了什么?

  因为一个好的说故事的人,说好一个故事的关键在细节。我们想看的是,为何会有极乐之宴?李隆基为何会选择以欺骗的方式来杀害杨玉环?白居易为何执着于诗词中杨玉环故事的真假?白鹤少年为何会独守杨玉环30年?

  这些电影统统没有给出答案。不,它也曾试图给出了答案,比如一句句清晰的话语:“用一世盛唐换一个倾心相爱的女人”“没有人想背负杀贵妃的罪名”“《长恨歌》不是我写的,是白龙写的”……但这些谁都知道的答案,在不恰当的场合,由演员的口中说出,就失去了原有的力量。

  因为隐秘的美,才是真的美;因为细节的延展,才是电影的真相。而脱离了细节的《妖猫传》,即便有“华语电影首席编剧”王慧玲的加持,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电影所要传达的思想和价值。

  于是,说故事的人,最终被困在了故事本身。而凯歌再响,也回不去自己的时代了。


标签: 陈凯歌;电影;杨玉环;故事;霸王别姬;白鹤;少年;视觉;大唐;极乐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12/W02017122566967219339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