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学习有理丨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周光迅 苗恩文    责任编辑 张韬
2017年03月30日 07:30:38

更多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分丰富而深刻,“两山”理论是其集中代表和典型概括。放眼全球,在全球气候变化日趋明显、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形势下,“两山”理论越来越彰显出其世界价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分丰富而深刻,“两山”理论是其集中代表和典型概括。“两山”理论有一个形成发展过程,包含着充满哲理的思想内涵。放眼全球,在全球气候变化日趋明显、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形势下,“两山”理论越来越彰显出其世界价值。

  “两山”理论的发展过程

  2003年8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环境保护要靠自觉自为》一文,其中首次表述了“两山”的三个阶段:“只要金山银山,不管绿水青山”,只要经济,只重发展,不考虑环境,不考虑长远,“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而不自知,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虽然意识不到环境的重要性,但只考虑自己的小环境、小家园而不顾他人,以邻为壑,有的甚至将自己的经济利益建立在对他人环境的损害上,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真正认识到生态问题无边界,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生态建设成为自觉行动,这是认识的第三个阶段。在这里,习近平同志主要是从生态观念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希望人们的生态观念实现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转变。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当时的安吉余村,因为到处开矿常年烟尘飞舞,平时村民几乎连窗户都不敢开,竹林之乡的宝物——笋也连年减产,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当余村原党支部书记鲍新民汇报到关停矿山显得不舍时,习近平同志斩钉截铁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阐释了这一命题的价值。他说,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身,它有含金量……并鼓励大家要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有所得有所失,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时候,要知道放弃,要知道选择。这是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命题。

  2006年3月23日,习近平同志又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一文,对“两山”理论进行了言简意赅的归纳: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两座山”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又可以辩证统一。并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对“两山”实践认识的三个阶段作了进一步阐释:“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经济发展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明确要求人们要把“两山”理论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一种生态文化。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习近平同志的“两山”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即当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发生尖锐矛盾时该怎样取舍?科学的选择只能“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是一种彻底的唯物主义生态观。因为经济发展快慢只关乎生活质量高低,而自然环境却是人类生存之本。

  至此,“两山”理论已完整表述。它要求人们:坚决摒弃“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饮鸩止渴式的经济发展观;身体力行“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辩证思维的科学发展观;努力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诗意栖居的生态发展观;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产生尖锐矛盾时,必须有“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壮士断腕式的哲学发展观。

  “两山”理论的思想意蕴

  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及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来看,“两山”理论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意蕴。

  “两山”理论倡导的生态观念、生态行为及生态文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用几十年的时间,实现了温饱到小康的经济腾飞,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目前呈现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难题。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两山”理论突出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在观念上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变为二者并重,在发展方式上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变为二者同步,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双赢的辩证把握。“两山”理论着重把握“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具体表现形式,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基本规律,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方式。

  “人同自然的和解”“人同本身的和解”,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重要命题。“人同自然的和解”是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类在与自然相处时,要考虑自然的承载力,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内部规律,使得生态循环系统自动恢复平衡状态。这并不否定我们向自然界获取资源的可行性,而是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时,务必突出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性,优待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人同本身的和解”,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解,这两者关系的冲突最主要表现为利益冲突,即个人利益冲突或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这“两个和解”,合理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共产主义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换言之,共产主义就是生态文明高度成熟的社会。“两山”理论,侧重于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关系,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和谐共赢的辩证关系,是新时期“两个和解”理论的形象描述。

  当今世界是相互竞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突出的生态问题是各国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各个国家都在贡献本国智慧,积极应对生态挑战,探寻共赢之路。近些年来,西方国家面对工业文明时期衍生的生态危机,主动提出价值平等理念,积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探寻更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由此获得了更多的生态话语权。而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较西方而言,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尚未建立起真正的生态话语体系。在此背景下,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两山”理论,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坚持走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发展之路。目前,中国正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为解决发展中国家是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在世界生态话语体系中增添了令人瞩目的中国元素。

  “两山”理论的浙江成就

  浙江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浙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硕果累累。浙江省2016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全年生产总值46485亿元,增长7.5%。浙江省环保厅201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较2015年度而言,2016年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提高10.5%,且呈现连续5年逐年上升趋势。《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这一年,浙江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单位GDP能耗降低3.5%,空气中PM2.5浓度持续下降,平均雾霾日为53天,比上年减少16天,水资源量为1405.1亿立方米,较上年偏多24.3%。

  这些年,浙江各地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安吉余村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走出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相互交融的新型乡村致富道路;浦江县作为“水晶之都”,积极配合浙江省委的五水共治措施,实现河流由污水横流到清波荡漾的凤凰涅槃;桐庐荻浦村依据独特的人文底蕴,悠久的历史文化,打造出了一幅令人羡慕的田园牧歌情调。“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两山”理论在浙江的成功实践表明,它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在全球范围内必将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标签: 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习近平;环境保护;习近平同志;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浙江省;浙江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703/W02017033025694471379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