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中国自信与浙江实践”理论研讨会召开了,猜猜专家们说出了哪些道道?

来源:浙江省委党校
作者:前列    责任编辑 吴晔
2017年05月20日 22:39:38

更多

作为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浙江的今天”是“中国的明天”。那么浙江实践为中国发展、中国自信打造了哪些方面的鲜活样本呢?

QQ图片20170520215225.png

  5月20日,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中国自信与浙江实践理论研讨会”在浙江省委党校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永昌和来自中国社科院、省委宣传部、省社科界联合会、省委党校的高端智库专家、学者等共计70余人参加会议。

  专家、学者对丛书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丛书选题紧贴现实,深刻总结了浙江践行“四个自信”取得的成功经验,架构系统科学、内容全面完整、数据丰富详实、论述详略得当、实践特色突出,是兼具理论研究性与实践总结性的读物,既可供专家学者研究参考,也可当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读物。

  在研讨会上,专家们还围绕“四个自信”的理论内涵、理论渊源,“四个自信”与浙江实践之间关系,浙江经验、浙江元素对于全国的意义等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1、王永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努力打造中国自信的浙江样本


  作为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浙江的今天”是“中国的明天”。那么浙江实践为中国发展、中国自信打造了哪些方面的鲜活样本呢?

  我们认为,主要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推进改革开放实践,形成了“八八战略”,走出了符合浙江实际的发展路子;

  弘扬以“首创”“奋斗”“奉献”为基本特质的“红船精神”,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了以“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为基本内容的“浙江精神”;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成为民营经济、浙商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先行地区;

  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由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强省;

  坚持以“腾笼换鸟”“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创新驱动”“特色小镇”等为载体,不断推进转型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初步实现人民富裕,全面推进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

  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原则,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为引领,不断提升城乡、区域、海陆一体化发展水平;

  坚持践行“两山”理论,不断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浙江建设,打造美丽浙江;

  坚持以改善民生、依法治理、文化熏陶为基本路径,积极营造法治浙江、平安浙江、文化浙江建设;

  坚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打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和绝对忠诚、干事担当、干净自律、充满活力的“浙江铁军”等等。


  2、来颖杰(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浙江实践彰显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四个自信”既是治国方略、中国方案,又是省域实践、地方经验,浙江作为改革开放“模范生”所进行的实践探索,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的丰富实践,从省域层面为“四个自信”作出了鲜活诠释、写下了生动注脚、打造了时代样板。

  一脉相承地体现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彰显了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实践之树万古长青,理论研究永无止境。只有把一些重大问题从思想理论上搞清楚、弄明白了,我们才能给广大干部群众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才能为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出积极贡献。


  3、陆发桃(浙江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高举中国自信精神旗帜推动浙江实践“勇立潮头”


  无论是从道路实践、理论实践、制度实践还是到文化实践,无论是从民营经济、“两山”理论、重大改革还是浙江精神,无论是从基层治理、都市建设、开放发展还是G20峰会,浙江都以丰富的实践,充分展现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动呈现了生机勃勃的画面,有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传颂、传承、传递中国自信,必须充分挖掘好浙江这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的大富矿,把浙江的实践作为从省域层面上对中国自信作出的最好诠释、注解和样板。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宣传研究阵地,作为省委重要部门和全省的高端智库,我们省委党校有责任、有义务深入研究和把握“中国自信”和浙江实践的内在逻辑,深入思考和研判“中国自信”与浙江实践的未来走向,努力从浙江实践大富矿中提取出优质钢,为“中国自信”“中国的明天”提供更多浙江经验、浙江元素和浙江样本。


  4、盛世豪(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四个自信”与繁荣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的经验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可以研究、探索的领域,这些规律性的领域和特点主要体现为五个性。

  第一是发展性,浙江的实践充分体现了我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

  第二是人民性,我们的发展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第三是全局性,浙江的发展不是单一的、局部的、线性的,浙江牢牢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第四是内生性,浙江在发展过程当中,充分挖掘来自于浙江的一些内生动力,最主要的是来自于浙江文化主动性跟创造性。

  第五是客观性,尊重规律,善于发现规律,善于运用规律。

  浙江没有其它产业基础,就发展民营经济,比如现在发展特色小镇,就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市场规律的基础上。


  5、刘迎秋(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从浙江实践看中国道路自信


  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及其成功经验的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立足本地实际,尊重规律、尊重实践、尊重人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领导、正确引导和严格管理,充分激发和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发掘、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四是坚持做到科学规划、大胆创新与积极继承、有效发展有机结合,不折腾、不懈怠,开拓进取,一张蓝图绘到底。

  五是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强服务型政府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和科学执政水平,增强政府有效执政能力,切实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6、房宁(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基层民主建设的两个典范


  如何正确调控新出现的人民内部的分化与矛盾,直接关系到基层和地方的稳定与和谐,是当前地方党政组织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发源于浙江台州温岭的“民主恳谈”,就是一种由基层群众首创的,得到地方党组织扶持,逐步形成规范并制度化的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政治制约机制。

  “民主恳谈”实质是一种基层公共事务的人民会商制度,即由当事群众及群众代表有组织地对基层公共事务进行会商。

  民主恳谈在实践中有效地化解了基层公共事务中的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在一定程度平衡了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尤其是保护了普通群众的利益。

  无独有偶,发源于乐清的“人民听证”制度,在地方政治中首创了规范化的公共政策质询与辩论制度,使人民代表和人大的监督从主要针对政府整体性监督,发展到对于具体政府部门和官员工作的监督,扩大了监督范围,丰富了监督形式,是对中国协商民主的一次升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温岭的“民主恳谈”和乐清的“人民听证”是当今中国基层民主建设中,尤其是探索基层和地方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中两项具有重要和普遍意义的重要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未来,堪称中国基层和地方民主政治建设的典范。


  7、胡坚(浙江省人大常委):浙江人民实践探索与理论创造有六个鲜明特点


  浙江人民的理论自信来自于自己的实践底气。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实践有六个特点:

  一是首创精神。创造了无数个全国第一:颁发了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打造了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等等。

  二是走在前列。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总是先人一步、快人一步。如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服务的改革、基层民主的探索等等。

  三是全面系统。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改革探索。

  四是坚定不移。曾一时,对浙江的一些改革有各种各样的议论,甚至非议指责,但是浙江总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照样走着自己的路。

  五是善于总结。特别是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把浙江人民的这种理论与思想的探索推向了新的高峰。

  六是崇尚学习。浙江人民深知理论决定我们认识的深度,深知理论决定我们眼界的宽度,深知理论决定我们站立的高度,深知理论决定我们解决问题的力度。

  所以,浙江人民学习理论的热情总是高涨,“浙江干部爱学习”,打造“学习型社会”是浙江的一种风尚。


  8、刘亭(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都市圈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要相得益彰


  改革开放之初,浙江先知先觉,率先推进农村工业化,当时小城镇有一个大发展。

  习近平同志曾提出要建设四大都市经济圈,也就是今天的四大都市区。这时全省的空间经济形态,其实已开始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四大都市区发展通过便捷高效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以“葡萄串”式的城镇有机组合,崛起为城市化发展的新高地。特色小镇顺势推出,正好和都市区发展相辅相成。浙江省这些年来四大都市区和百个特色小镇的良性互动,是我省城市化空间形态的重大创新,也是空间经济顺势应时的转型升级。

  我们编制了四大都市区的规划,也进一步明确了都市区的特色定位和竞争优势。譬如杭州要早日建成世界名城,宁波要努力跻身全国大城市发展第一方阵,温州和金义则要加快崛起、奋力跨越。每个城市都要聚焦特色,再创优势。

  与此同时,浙江推出了特色小镇理念并付诸实践。“特色小镇”这四个字,“特”是指“产业很特别”,“色”是指“环境很出彩”,“小”是指“规模很小巧”,“镇”是指“体制很合理”,原则是企业主体、政府服务、市场化运作;突出产业、旅游、文化、社区的“四位一体”。 


  9、郭占恒(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在改革开放的深度实践中坚持和丰富“四个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实践探索,内容丰富、生动、全面和深刻,为坚持和发展“四个自信”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土壤。“四个自信”的提出是个艰辛的探索过程,它是不断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四个自信”的坚持和探索,没有终点,其内容、其内涵还要在新的使命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期浙江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秉承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继续在适应和引领发展新常态、跨越“三大陷阱”、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等各个方面,创造更加丰富的生动实践。


  10、顾益康(浙江省政府咨询委三农发展部部长):浙江的探索为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讲,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发展的根本路径。我们自信地说,浙江实践为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成效的实践的路子,也增强了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三农问题这样一个自信。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浙江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企业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起步,这个阶段是群众自发的统筹城乡的发展路径。

  党的十六大以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浙江的大战略,召开了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各个重大的会议,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一系列的工程建设,开创了政府自觉推动城乡一体化战略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后,城市的创业创新和农村的创业创新,相互交融,在浙江,大家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才、城市要素、城市文化,这些要素开始纷纷流向乡村,浙江的农村正在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城里人的休闲乐园、养生公园和养老胜地。


  11、陈立旭(浙江省委党校教育长):坚守文化自信推动浙江实践的经验和启示


  纵观实施“八八战略”以来的历程,浙江各个阶段文化建设任务的提出和定位总是应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将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予以通盘部署和布局,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浙江的实践表明,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推动文化建设过程中,省委始终坚守文化自信,把弘扬浙江精神作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把传承与弘扬浙江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繁荣与丰富当代先进文化,作为发掘、传承和弘扬创新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不断为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和影响力贡献浙江的智慧与力量。浙江的实践表明,只有坚守中华文化自信,增强发展先进文化的自觉,才能加快推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实施“八八战略”以来,历届省委率领全省干部群众始终坚持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既不忘本来,又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地丰富浙江文化的现实内涵。浙江的实践表明,坚守文化自信,必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12、董根洪(浙江省委党校教授、《理论自信与浙江实践》主编):浙江实践丰富了中国智慧


  浙江经验、浙江模式,浙江的巨大成功,丰富发展了当代中国智慧,从根本上讲是丰富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经济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具体表现为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自觉认识和具体实践。

  以“两山”理论为例,背后的智慧就是怎么样善于找出方向来做事,怎么促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怎么样学会放弃旧有的发展模式依赖,让生态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怎么通过城乡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来使整体达到绿水青山,能够很好地转变为金山银山。

  此外,浙江实践所体现的智慧也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甚至也可以奉献给世界,对世界作出一定的贡献。当前,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科学、科技、技术、资金方方面面的支持,使欠发达地区能够促使它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很好的经济优势,例如,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对非洲国家设立相应的基金,本质上也是智慧的一个体现。

标签: 中国自信;浙江实践;四个自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705/W02017052081565782067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