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新实体经济”刷屏了?概念背后的“新”与“实”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杜博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3月20日 20:11:08
“新实体经济”为我们打开了一种新的视角。这种“新”不止于概念层面,更是新生产方式、新流通方式、新制造范式、新消费模式之变,最终体现在经济发展新动能之变。
回顾星期一的舆情热词,肯定少不了“新实体经济”。这个概念为何突然火了?
星期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浙江实体经济正质变》,文中指出:“浙江还不遗余力扶持新实体经济。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正在迅速崛起”,于是迅速被各大媒体“抓重点”。
“新实体经济”概念不是第一次出现,此番“走红”,既与人民日报“发声定调”有关系,也与前段时间的“虚实之争”不无关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但在经济新常态下,以传统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普遍遭遇发展瓶颈,如何实现逆袭?
“新实体经济”为我们打开了一种新的视角。这种“新”不止于概念层面,更是新生产方式、新流通方式、新制造范式、新消费模式之变,最终体现在经济发展新动能之变。
“新实体经济”正在迅速崛起,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以阿里巴巴为例,今年年初,阿里巴巴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合计纳税238亿元。此外,作为开放平台,阿里巴巴构建的新实体经济生态圈内包含商家、第三方服务商、物流合作伙伴等,都依托阿里巴巴旗下平台展开业务,因为平台产生消费增量而带动的上游生产制造与批发增量、物流增量等所产生的税收贡献初步估计超过了200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超过3000万个就业机会,并向全球6亿消费者用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这些实打实的数据,不仅可见新实体经济之“新”,更见新实体经济之“实”。
当然,由此更可见真正的“虚实”之别。这离不开两个大前提,一是正确认知新实体经济,树立公允的价值判断;二是找准靶子,认识 “虚拟经济”之恶究竟为谁。政策层面主张“脱虚向实”,这里的虚有着明确的指向,本就不是将虚拟经济“一棒子打死”,而是专指上市圈钱、炒高资产、炒高房价等“害人的小妖精”,这些虚拟经济行为或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或涌入房地产市场恶意炒高价格,最终导致挤压实业的恶果,可万万不能将促进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动能发展壮大的“互联网+”和互联网经济本身等“迷人的小精灵”与之划等号呀。
为了“拨乱反正”,李克强总理此前特意强调“‘生产性服务业’,都是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如今再次明确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业态是“新实体经济”,同样是为了厘清概念,避免无建设性的争吵和内耗,更好地凝聚共识,心无旁骛地共同前进,形成健康而富有活力的产业转型升级“双引擎”。
可喜的是,在中国,在浙江,不仅有阿里巴巴这样的新实体经济“龙头”,更有数之不尽的中小新实体经济企业遍地开花,共同构成生机勃勃的创新发展生态。更可喜的是,新实体经济今日的成绩只是锋芒初显,更大的价值在未来,我们期待更多更好“面对明天的办法”。
标签: 新实体经济;人民日报;浙江;转型升级组合拳